摘要:梵语艺术理论家般多利迦·韦陀罗生活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他是继婆罗多、角天之后最重要的印度古典乐舞论者之一,是非常典型的北印度乐舞理论家。他的乐舞论反映了卡塔克舞等北印度艺术表演实践。韦陀罗的三部小书《美妙拉格月升》《拉格花簇》和《拉格蔓》是其梵语代表作《乐舞论》的理论预演。韦陀罗介绍了音名、微分音、音域、基本音阶、装饰音、拉格和膜鸣乐器(鼓)的表演方式等。韦陀罗的音乐论借鉴了婆罗多、角
摘要:在美日印澳“四边安全对话”机制经历20年三个阶段的发展进程中,美国的亚太战略不断演进,在其中先后扮演倡导者、推动者和主导者的角色,呈现出越来越重视该机制的趋向。随着“印太”概念的兴起,美国更加倚重“四边安全对话”,尤其注重拉拢印度、推进四边基础设施合作、升级军事同盟、扩充“四边安全对话”成员。美国之所以大力推动“四边安全对话”,主要是希望通过“四边安全对话”维持其全球霸权、阻遏中国崛起的进程
摘要:近年来,美国着力推进“印太战略”,加强与印度的联系,印美两国在安全、外交和经济等领域实现了更深层次的合作,印度对华、对美政策也逐渐变化。在印美合作过程中,印度政府、新闻界和民众三方逐渐形成共识,这既源于印度国内对印度崛起和对华竞争的共同认知,也与印度国内舆论有关。在印美“印太战略”合作的影响下,印度主流新闻媒体均以借助美国“印太战略”发展自身实力、强化对华竞争和增强国际影响力为叙事导向。印度
摘要:历史上,在伊斯兰教传入东南亚地区的过程中,印度商人和苏非传教士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国际学术界对这一点已经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从中也能明显看出印度洋扮演了文明交流中间地带的作用。英属印度时期,具有鲜明南亚特色的伊斯兰派别基本定型。南亚伊斯兰派别中的迪奥班德学派及其泰卜里厄运动、巴热里维派中的契什提萨比里教团和嘎德忍耶的达瓦伊斯兰、艾哈迈迪耶派、什叶派和圣训派都与现今的马来西亚及周边地区产生了多种
摘要:自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以来,在印度民族国家萌芽、建立、发展和壮大的百余年间,女性被深入糅合进民族主义的塑造过程,支持并滋养各种民族主义话语,服务于印度民族国家政权合法性的建构需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印度民族主义叙事中的规范性女性气质发生了很大变化。19世纪中后期,印度本土民族主义精英面对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与西方文明使命话语的冲击,将提高女性地位与民族现代化进程联系起来,塑造了有别于旧女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