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制定完成,为教育强国建设吹响了号角,提供了根本遵循;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了更加全面、更加具体的安排。同时,2024年是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第三年,教育数字化的中国实践正步履稳健,迸发着蓬勃力量。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世界大势、时代所需、师生所求,我们应携手努力,推动各国一同打开数字教育希
1月29日至31日,由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上海举行。本届大会以“数字教育:应用、共享、创新”为主题,重点围绕教师数字素养与胜任力提升、教育数字化与学习型社会建设、全球数字教育发展趋势与指数评价、数字变革对基础教育的挑战与机遇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讨论。全体会议上,同时举行了世界数字教育联盟成立仪式、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
2月19日,教育部公布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推荐要求,认真组织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师资配备、实验环境建设等方面具有较好基础的中小学积极申报,由教育部集中公示,最终确定了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本次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推荐,旨在通过基地试点,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案,形成优秀案例和先进经验,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深入开展。 观点:人工智能
3月28日,教育部在北京举办数字教育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专项行动暨“扩优提质年”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教育部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推出4项具体行动,包括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当日上线“AI学习”专栏,组织名师教AI,鼓励师生学AI;推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升级;实施教育系统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行动;将人工智能融入数字教育对外开放,搭建数字教育国际交流平台,提供人工智能教育的中国方
4月28日,世界经济论坛官网发布题为《塑造学习的未来:人工智能在教育4.0中的作用》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报告》以教育4.0时代的构想为目标框架,揭示了当前全球教育面临的关键挑战,分析并具象化人工智能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和重塑作用,特别关注了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观点:教育4.0时代机遇和挑战并存,《报告》以未来教育模式和人才培
2024年是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第三年,也是数字教育“扩优提质年”。教育部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全域应用试点工作为新举措,以“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为新要求,纵深推进平台全域深化应用,以数字化助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截至2024年5月15日,平台页面浏览总量已达405.40亿次。 观点:一方面,中国在全球教育数字化发展中全力推动数字教育资源与工具的广泛共享和协同建设,
7月4日至6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召开。大会围绕“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主题,打造“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评奖赛事、智能体验”四大板块。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事关全人类共同福祉,推动智能向善需要国际社会共商共建共享。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凝聚共识、共抓机遇、共克挑战,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智能未来。 观点:近两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向我们展示了人工智能改变人类
8月18日,2024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以“教育变革与国际理解”为主题,国内外教育界、科技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共同探讨数字变革与教育转型方式,分享智慧教育新理论、新技术、新观点、新成果,关注国际社会的数字化战略规划。开幕式及全体会议上,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席院长黄荣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展涛代表全球智慧教育合作联盟(GSENet)发布了《数字转型背
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 观点:这次全国教育大会是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动员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
10月,《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水平调查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份关于全国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情况的综合性调查报告。报告通过对272万份网络问卷进行分析,呈现了我国数字素养与技能整体情况,对摸清底数、找准方向、精准发力具有重要意义。 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大力发展互联网、积极运用互联网、有效治理互联网,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
10月24日至25日,2024数字化终身学习国际会议在上海举行。会议由上海开放大学携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共同主办。会议以“开放、智能、创造”为核心理念,聚焦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先进技术在终身学习领域的融合应用,吸引了来自全球24个国家、地区数百位教育界的专家、行业领军人物及学术精英齐聚一堂,共谋教育数字化转型大计,提升全球教育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 观
11月1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通知》明确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要求,提出人工智能教育六大主要任务和举措,包括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推动规模化教师供给和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等方面,确保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通知》还提出加强
12月25日,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召开,对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指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推进、社会各界共识度不断提升,中小学科学教育正迎来历史机遇,要着力破解重点、难点、堵点问题。 观点: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已成为普遍共识,受
优秀案例(基础教育) 2023年,江苏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面向全省征集教育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和优秀案例,经单位申报、省级初选、专家评议等环节,最终评选出典型应用场景19个、优秀案例26个。本期将展示基础教育部分优秀案例,希望各地各校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借鉴,积极开展教育数字化创新应用的探索实践,为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宜教云”:构建教
“双减”带给我们快乐 江苏省泰州市环溪小学 贾锐宪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我们的生活悄然绽放出了新的色彩。我们不再被繁重的作业压身,课后不必再接连上好几个辅导班,而是有了更多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和空间。如今,我们多才多艺,全面发展,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双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健康、更快乐,找回了童年的快乐和自信。 科技助农 江苏省扬中市外国语小学 孙孟涵 作为一项惠民、利民
本报讯 近日,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与数据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省教育信数中心”)主任孙其华一行,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省教科院”)会商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省教科院院长、党委书记陆岳新及党委副书记王金山,副院长王从庆、曹民生,省教育信数中心副主任李建芬出席会议。省教科院办公室、中小学教研室、数字教育研究所和省教育信数中心办公室、发展规划部、研究部、资源研发部、应用推广部、网络技术部相关负责同志参
本报讯 日前,江苏省数据局在官网公示了2024年数字社会重大场景项目名单(100个),江苏省教育厅申报的“五育并举育新人,名师直播促双减”入选。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与数据管理中心于2022年开始启动“苏e直播”,最初目的为积极响应“双减”、课后服务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国家发展教育的要求,面向农村地区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坚持非学科类直播和公益属性。 2024年,江苏省教育厅
对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优化语文教学现状的有效途径。为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重视教学单元的全局性教育价值,突破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可以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单元导语、人文主题、资源融入等手段,进行单元教学融合,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本文以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为例,探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小学语文大单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兵房小学是一所和新中国同岁的乡镇中心小学。十多年来,学校秉承心理健康教育全体性、整体性、主体性、发展性原则,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督促下,在与兄弟学校的交流研讨中,在全体师生、家长的通力合作下,因地制宜地开展一系列工作,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走深走实。 一、党建引领,培根润心 学校将党建工作融入育人工程,以“三润”“三心”为主要内容,即党润师心、爱润童心、和润民心。全体师生及家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