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照镜子的过程,在镜中审判自己,以色彩,以光影,以每一个即时的瞬间,以清晨与黑夜,以自己、以他人为特写,定格人生的悲欢,衡量人生的得失。 汪曾祺曾以泰山为镜,看清自己安于微小、习于平常的内心。唐太宗亦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我看来,每个人内心应当装一面镜子,“照己”—勇敢面对自己的孱弱,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照人”—以他人为镜,反躬自省,提升自己。 窥见镜中人,见山见
岳麓山上 一粒种子破土而出 诉说一种坚韧与顽强 岳麓山下 莘莘学子整装待发 用青春沾染纸墨清香 是谁在唱 “挹江流浩浩荡荡,挟沃野郁郁苍苍” 翻开缤纷画卷 浸润桃李芬芳 天空蔚蓝 层林叠翠 红墙碧瓦 画栋雕梁 是我深爱的岳麓山啊 她正在吟诵青年的理想 乡村振兴湖湘 奋楫号角声声 我们以大地为课堂 感受乡村巨变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万丈豪情 我们用真心跳动新时
古老的风吹绿了我喜爱的铜钱 偏脸城沉默不言 这里的梨花开了三百年 我才来 不知是你开早了 还是我来迟了 为何 为何到今天才有缘相见 你沉淀着悠久的历史 满载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来了一遍又一遍 因等你太久 有了沧桑的容颜 辽九百里奚营 金代的韩州 因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形如偏脸而得名 你方方正正 四开门 枕石卧门旁 马蹄形瓮城多好看 你是历史的信条 时间
耀眼的东方明珠 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层次感的建筑风格 形态奇特 充满艺术气息 独具匠心的灯光设计 光线四射 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灯光璀璨的陆家嘴“三件套” 高楼林立 外形“个性” 昂首挺胸 各显神威 夜幕中 大厦顶端的霓虹灯 调皮着跳动着欢快的标识语 让人一目了然 兴奋不已 波光粼粼的黄浦江水 仿佛在热情欢迎着每一位旅者 两岸高楼的灯光倒映在江水中 如诗
夜 总和思缠绵 从摇头晃脑时的不知所云 到如今夜晚的辗转反侧 穿越千年时光 我独酌的明月 在杯底沉默 窄窄的阳台 盛不下徐徐的晚风 拂面而过 丝滑如纱 好想请你坐下来共饮 行色匆匆 莫非赴下一个约会 去吧 这里已灯火阑珊 黛色的山岚 起伏延绵 恰似 半生的苦乐年华 若隐若现 到底杯子还是空了 月亮也走了 夜更深了 人更静了 一匹脱缰的野马 去追赶
如果不是那几本书 至今 我也不清楚 你的不服输 既要站着对话 也要装扮猎物 如果不是那些月报 至今 我也想不到 内心已风暴 既要悄悄爱了 也要向我报告 如果不是为爱疑问 至今 我也说不清 你的爱之深 既要保持诚心 也要确定认真 如果不是那次意外 至今 我也不了解 你的心好坏 既要自由自在 也要用心去爱 如果不是那个佳节 至今 我也不明白 懵懂少
旭日东升 照亮了盘古开辟的新天地 混沌的世界从此迎来地理标志的新文明 千百年的风华岁月在神州大地的广袤热土 诞生了一个个地理标志 哺育了一代代龙的子孙 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 一批批地标滋润了一方又一方百姓 从南到北 从西到东 我爬过尧舜爬过的山 见过大禹治过的水 吃过秦川放过的牛 喝过绍兴酿造的酒 镇江香醋 点缀了一次次家宴 永川豆豉 调味了一个个菜肴 五常大米
回望党的百年 一路高歌猛进 星星之火点燃了神州大地 艰苦奋斗 筚路蓝缕 建设家园 奔向小康 风雨同舟 齐心协力 百年恰似风华正茂 我们的党 我们的国 百年奋斗 百年辉煌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时代洪流激昂澎湃 红船精神 长征精神 吹响再出发的号角 追梦人开启新征程 重显东方巨龙风采 中国力量 “敢教日月换新天” 中国信仰 片片丹心永向党 才子之乡—抚州
宿 命 晚霞似乎心不在焉 从山脚慢慢走上山顶 最后收拢在雾霭深处 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就算让千里马长出翅膀 把天空拉低 也不可能回光返照 所以 又何必多虑 从五谷杂粮长成一块坚硬的石头 又何必花费心思 一笔一画 交代自己的生辰八字 让清明无端阴雨连绵 到底是雾 是风 还是雨 没有必要斤斤计较 天地之间往返 命数里自然而然 有谁一开始就知道 水的尽头如此浩
穿过长长的界县隧道 便是雪国 被雪包裹着的银河 广袤无瑕 向着落雪的反方向 无限延伸 墓前 三人 驮着包袱 海吼山鸣 谁更悲哀 谁更勇敢 倾泻的银河 飘落的雪花 从眼中缓缓流出 这厚重的雪啊 堵塞长长的隧道 困住群山中的人 她们等待着 融雪又落雪 灌注时间 纺纱织布 需要耗尽这轮回的爱 这生死的轮回啊 摆渡爱而不得的心灵 沉重的包袱 被丢开了
寒冷的冬日来临了 我收到了你的信件 “一行书信千行泪 寒到君边衣到无” 让我想起了远方的你 你还好吗 你那慈祥的面孔 伟岸的身躯 还有你那沉稳的步履 着实让我着迷 在这冬日里收到了你的信件 那朴实无华的话语 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对生活的热情 激励着我在文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在我生活无助的时候 我想起了你在信件中 曾经对我说过的话语 你是为了我在生活 你的生命中有
曾经的原始森林 经过几代农垦人的打理 梦幻般变成了橡胶林 这不是神话传说 战天斗地其乐无穷 每一棵橡胶树都是农垦勇士们 用血汗浇灌而成 每一片树林都有忠魂守护 每一滴胶乳都是中国人的骄傲 天然橡胶北移成功 创造了世界奇迹 这是几代人扎根边疆的史诗 新品种一代优于一代 农垦人一代强过一代 成群的鸟儿带着自信从遥远美好的地方 飞进珍贵的万亩深山胶林 辗转在茂盛的丛林中
黑夜从天边坠落 放逐一颗流星 将天空割碎 夜晚 经不起一阵风折腾 月亮躲躲闪闪 从一朵云跳往另一朵云 框在格子里的人 从一支烟的尽头 看见远方 远方 是黑夜笼罩下的深渊 一只飞鸟来来回回撺掇 不敢张开翅膀 夜的尽头 它预知了自己的死亡 黑夜诵谈 很难去诅咒每一个死去的黑夜 就在这样的星空下 一场暴雨酝酿在另一个云端 那些执着繁星坠落 割破天空的人 黑夜不
雪下得很深很深 你踏过雪的脚印 不断地向前延伸 你知道我的心 陪着你不离分 又一年风雪 我站在村口等人 你还是没有音信 是否变了心 可是我坚信 你是个有情的人 你走的时候 说过不变心 我不怕别人追问 雪冷冻伤身 有个信念陪我 陪我不变心 再一年风雪 我又在村口等人 你还是没有音信 什么人不变心 可是我坚信 你是个有情的人 你走的时候 说过不变心 没
其实 我已在风中站了很久 春与夏之间 花色与景明 零落了谁的思念 我粘贴了爱的深情 轻推喜欢的江南 窗外是无边的烟雨 你是最美的风景 其实 为了相遇 我已等待了好多个春与夏 泛舟千里 我载着春花香意 为你的夏增添了无尽的期待 浅浅的流水 映印画境如童话世界 你和我 就是春与夏的思念 厚厚的时光 每一页都是诗行 沉沉的岁月 沧桑中刻画着美好 缘分为这人间
静静地听 抓不住的 是风划过叶隙带来浪漫的笙歌 她荡漾出的音波拍打着夕阳下的艳影 动人格律拔走心田的坎坷 在这个起风的季节里 我愿随手撕下一片云彩 追着风飘曳 悄悄地望 回不去的 是枯桑落叶掠过时光的痕迹 我不禁翻阅着黄叶厚厚一叠 慢溯于青春诗篇的每一页 去寻觅她的印记 在这个起风的季节里 我愿将回忆满溢 重刻那陈迹 轻轻地走 还回眸的 是星空下闪过的别离渐渐
忽快忽慢的初夏风 在麦尖上散步 拂去燕子翅膀上的灰尘 擦亮了布谷鸟的歌声 加快了田野里农人的脚步 桑树上不只有戴胜鸟 还有馋嘴的麻雀 斑鸠 以及更多叫不出名字的飞鸟 进进出出 它们被你送来的香甜桑葚 深深迷住 要品尝这大自然的赏赐 争抢着飞进树丛 放学的孩子赶走鸟儿 “这是我们的,快点儿走开” 你不经意间 点燃了石榴树的枝头 火焰般灿烂的五月花 绽放着一树的裙
鬓角银霜蔓延 日子一天天飘过 每天都是新的 失去了所有的田地 无处种植明年 倔强地守着老房子老去 手拄着儿孙的归期 腰杆儿直起 就是新的一年 痛 苦 起初只是贫穷 掌心的痛来自 麦田间的镰刀 后来 妻儿和房贷接踵而来 奔波中的苦 缘于家在远方 如今 告别汽笛和远方 漂泊在故乡小城 晚霞残旧 冷 战 让浮躁的心再平静些 让平静的心再坚强些 若有风探过湖
在雪域高原 千年尘世的风里 追寻对视你 灿烂生命的刹那 用一生的跋涉 终结平日里对你爱的追恋 在天路的记忆里 我捧起拉姆拉措湖的清泉与蓝天白云 弹起动人的琴弦 伴你试妆藏家传承的嫁衣 祝愿边关大漠 旭日与你共吟壮丽的诗行 驼峰载着你羞涩的闺梦 期盼生命怒放的那一刻 在草原 马头嘶鸣 呼唤着你的柔情 美丽的雪莲花 毡房 酥油茶 青稞酒 羊群是你留恋的家 在
寒风 招呼着冬的使者 来赴一场 大自然的宴会 银花儿 温柔地落下来 抚摸着大地的每一寸肌肤 如同天空在拥抱大地 小溪凝冻 披上雪的外衣 山石也闪烁着寒冷的光晕 世界仿佛陷入了万籁俱寂的时刻 只有雪花轻盈地飘舞 好像在与蜡梅轻轻地诉说 孩童们在雪中嬉戏 投下的雪球 拍打成天然的画布 这一刻 让我们停下脚步 细细品味 静听雪花飘落的声音 并用心去感知 雪花的
迎春花刚转身走 杏花来了 树下引来了 无数仰望的笑脸 笑容里写满喜悦和期盼 在和煦的春风里 花飘树下 零落成泥 杏花飞走了 可芬芳尚存 希望还在 并且继续酝酿着 新的惊喜和期望 因为桃花又来了 后头更有满树的果香 更有丰收的希望
有一种爱叫爱得深沉 即使死了 羽毛腐烂在泥土里面 眼里也含着泪水 有一种爱叫爱得清澈 即使死了 魂魄归于冰清玉洁的雪山 手里也不放下握紧的武器 有一种爱叫爱得壮烈 即使死了 身体化为灰烬与大地融为一体 嘴里仍不忘呼喊前进的号音 有一种爱叫爱得惆怅 最终走了 长眠在叫作异乡的地方 那张小小的邮票也没能送到亲人手里 有一种爱叫爱得朴素 即使默默无闻 没有五颜六色
一次意外的机会 我欣赏了陶笛的新奇 陶笛讲述它的前世今生 一阵缥缈的乐声传来 唤醒了一路春光灿烂 湖边的翠柳 白玉兰 桃花开 无法形容那是一种怎样的空灵 悠扬 婉转 动听 那是来自泥土的呼唤 眼前出现了童年的树林 哗哗的溪水 可爱的水草 小鸟从天空掠过 那年母亲去世 我没能及时赶回 惊天动地的哭声激荡内心 于是有什么从心底涌起 模糊了我的视线 乐声已然结
风 从尘世背面漏出来 吹开夜的部分 更多的黑覆盖下来 我们从日子中抽身 接纳它的更深处 此时 适合借一朵花 写下它盛开时的绚丽 还有它潦草的一生 只有整个夜 安静得仿佛一位淡泊的人 坐在虚无中 画 一株铜钱草 仿佛在和时间赛跑 一只杯子停在日子边缘 蓄水的部分 映出生命攀爬的影子 夜 落满整个杯沿 仅有的空间被一点点覆盖 让一个独处的人 无法避让
二愣子是富家屯李家老二的外号。富家屯依山傍坝,全村只有二三十户人家,百十来口人。二愣子在这个小村子里很不受人待见,因为他今天抓人一只鸡,明天逮人一只鹅,有时还顺手牵羊,李老汉和李老大没少“修理”他。 二愣子还调戏过村里的大姑娘。有一次,他喝了两杯烧刀子,借着酒劲儿壮着胆,捏了张妮儿的屁股。张妮儿是个黄花大闺女,羞得直哭。张家哥儿几个把他痛扁一顿,一只眼差点儿被打瞎,成了斜眼。此后,大伙儿直呼他“
泉兵一连出差了三日,今天回到家,家里整洁了许多,确切地说,是家里少了一些他眼中的杂物,这让他神清气爽。 往常,泉兵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澡,今天也不例外。换好拖鞋,泉兵来到洗手间,他发现洗手间里不但收拾得异常干净,而且变得宽敞了许多,因为那个装着一摞盆的大桶不见了。洗手间里以前有一个大桶,泉兵的妻子每次都用它来装用过一次的水,然后用这些水去拖第一遍地或者冲厕所。虽然妻子真的很会过日子,但在他眼里
马艺巅家住双河镇西街,在两河口边上。西街人都知道,他家很穷,经常饿肚子,所以他长得瘦弱,一身骨头,只有眼睛大大的。马艺巅小时候的性格比较孤僻,不爱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儿。因为我们住得不算远,所以我有时候会去找他出去玩儿,但大多被他拒绝。可能是他嫌我年纪小,不愿意搭理我。而他常常一个人坐在河边上看水,看树,看蜻蜓,看云,看天,看远方。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捧着腮,像猴子一样思考。 当时,我们一群孩子
我天生就有一种偶像情结,对偶像奉若神明,崇拜有加。打从记事儿起,我就敬佩我娘,觉得她写的字秀丽好看,方方正正,规规矩矩,正如她的为人。我把娘当作我的偶像,立志要像娘一样练一手好字,让同学们也来敬佩我。 娘老是批评我,说我的字是鸡踩出来的,没有个章法。但我的字,却也好认,分得清笔画。我娘说:“一笔好字,是你的脸面。脸面好看,别人才喜欢。长大以后,会成为你求职的敲门砖。”我娘就将我送去了书法培训班。
A城某公司老王,五年前从公司副总的位子上退下来,赋闲在家。老两口儿找个清闲所在,在城郊买了处一楼带院的房子,平日在院子中养花、种菜,生活自得其乐。老王闲来无事的时候品茶、看书,偶尔提笔蘸墨写几个大字,虽不是什么名家之笔,但字也是苍劲有力、颇有风骨。 老两口儿只有一个闺女,大学毕业后留居B城工作。B城距A城一千多里路,来回不方便。挂念千里之外的闺女成了老两口儿的一块心病。在B城工作的闺女,怕老两口
我刚从车子里走出来,就听见砰的一声,车子被砸了。 这时,见一男孩从我的车旁迅速骑上一辆电动车惊慌而逃。司机见状,驱动车子就追。 一支烟抽了一半的时候,那男孩被司机抓回来了。 “小小年纪就这样,长大了还了得。”我有点儿生气,看着那男孩又说道,“咱俩有过节吗?” 男孩不作声。 我扔掉了烟头,用讨厌的目光看着眼前的男孩。忽然,那男孩攥起了皮锤,两眼放射出仇恨的目光直射着我,说:“等我长大了,说
月痕越来越淡,天色越来越浅,天空从蓝黑转为珍珠白。此刻,这个云南的边陲小镇寂静无比。 嗓音嘹亮的鸡大哥们昨日被老桂头拎到集市卖了出去,眼下只好由我承担起叫早的任务。我四肢一跃,滴溜眼珠,趴在床头,轻声呜咽,试图喊醒他。 “贝贝,你快看,报纸上有海潮的照片……”老桂头半睡半醒中,一边穿衣,一边乐呵呵地摸摸我的头。 我是土生土长的小狗,来家里三年了,和老桂头形影不离。但小主人在北京忙于工作,我从
大李和小李并不是什么风云人物,只是学校新聘请的两个保安,两人每天的日常事务就是守好校园的大门,确保师生顺利进出校园,保证师生的在校安全。 大李真名李明波,是先被招录进来的。他做事有些迟钝,属于喊一声动一下的角色,不太喜欢主动去做事情,但为人比较精明,处事圆滑,仿佛对每一个进出的老师都很随和,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凡事不要太积极,不要没事找事,免得好心办坏事,到时吃不了兜
儿子已经离婚三年了,还没再婚,他今年已经三十三岁了,愁死我了。亲朋好友也帮着介绍了几个,不是因为这,就是因为那,总之没有成功。为此,我和妻子一有机会就求别人给儿子介绍媒头。 这不,今天一大早,姑家表姐打来电话:“表弟,我手下有个媒头,你与弟妹赶快过来,具体什么情况到我家见面再谈。” 我心里顿时欣喜,忙与妻子一起坐着三弟的面包车出发了。 表姐在我家东方,有十来里路。 我先到超市买了一大兜鸡蛋
那一年,十七岁的葱花出落成十里八村尽人皆知的大美人。葱花喜欢写作,在一次乡村文学笔会上认识了苏铁,成了好朋友。苏铁看上了葱花,就找了个理由,把她自行车的轮胎气给放了,又推着自行车到葱花家打气。葱花的父亲是位教书先生,见苏铁顶着爆炸头,穿着喇叭裤,很是生气地对葱花说:“这谁家的二流子,少跟这号人来往!”葱花说:“那叫时髦。” “叫狮毛还差不多!”葱花爸说。 苏铁从邮局给葱花发了好几封信,不见回音
下午,风和日丽。满头白发的老王在芳草盈绿、鲜花盛开的小院内,摆好了桌椅板凳,用青花瓷的茶壶沏好了茶,老刘和老李如约而至。 老刘是从国企处长的位置上退休的,银灰色的头发,国字形脸,五官端正,一身正气。 老李是从事业单位科长位置上退休的,长得肥头大耳,大腹便便,说话大大咧咧,爱开玩笑。 翠竹挺拔,鸟雀啁啾,微风拂来,茶香四溢。三个退休老头儿,品味着丝丝缕缕的甘醇,倾诉着人生的苦辣酸甜。老王满怀深
清明时节,老林回到老家扫墓,望着门前绿油油的麦子,心里涌起阵阵悲酸。 麦子是母亲亲手种下的。大地回春了,麦子们舒展着腰身,生机勃勃,而母亲却在二月初与它们永别了。 麦田约有半亩,是家里的小园地。几亩责任田被流转后,母亲就在这块地上下起了功夫,种着青菜、萝卜之类的蔬菜,供应着他们兄妹几家。去年,她不小心摔伤了大腿,走路都困难了,却仍坚持在老家生活,我们只好请远嫁的二妹特地回来照顾她。 二妹一来
“强子,别自个儿在家喝闷酒,到聚仙楼来吧。”筱俊像是我肚里的蛔虫,我刚动点儿喝闷酒的心思,他就打来电话。也好,说不定他又可以拉我一把呢,我想。 县城的聚仙楼上,筱俊和陈老师在一起。陈老师是我和筱俊的高中生物老师。筱俊和陈老师来往甚密,我是早有耳闻的,所以并不感到意外。 “强子,这次没有项目帮你,但陈老师可以带你走出困境!”“真的?”我握住陈老师的手,喜出望外,“太感谢老师了!”“小事小事。”陈
儿时的娱乐活动少,可读的书籍也不多。读《聊斋志异》对我来说是一种欲罢不能的诱惑。那种恐惧与诱惑交织的感觉至今仍然清晰。还记得那些年,每当我翻开书页,读到恐怖的场景时,常常因为紧张而大声呼喊家人,然后匆忙逃离房间,融入街头的喧嚣之中,让人间的烟火气息平复我怦怦跳动的心。然而,等心情稍微平复,我又会忍不住再次翻开那本令人毛骨悚然的书…… 除了能成为美女的狐仙,和半夜把头搬下来梳头的女鬼,最让人印象深
珠海,一颗镶嵌在南海之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而唐家湾,就是镶嵌在珠海这片翡翠海岸线上的璀璨瑰宝。她怀抱历史,洋溢活力,以其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极富科技的创想,成为珠海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百年古镇唐家湾,她作为珠海的“东大门”,地处环珠江口“黄金内湾”精华段,背倚青葱翠绿的凤凰山麓,面向浩瀚的中国南海,山色水影交融,绿色低碳,宜居宜业,是连通广州、深圳、中山“三大都市圈”的重要
准备了好久的展示课,终于正式比赛完了。本以为课堂流程已烂熟于心、驾轻就熟了,但在实际比赛中却状况频出。虽然最后都一一化解了,但终究不够流畅,没有发挥到极致!原本以为会轻松的心情,在结果未出来之前仍轻松不了,因为比赛效果没达到预期。后来事实证明,我比赛结果只得二等奖,与理想中的一等奖失之交臂。除了遗憾外,感觉之前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 比赛完,我有些遗憾地回到自己的课堂,上了一堂前所未有的激情澎湃的
光阴的脚步紧贴着季节匆匆划过流年。日升月落,岁尽年更,匆忙的光阴终究在清寒的守候中奏响了甲辰龙年的钟声。岁月,总是那么无情,在你不经意的回眸中,像一把利剑,斩碎了姹紫嫣红。人生几多沉浮,一切的风云突变,世事变迁,终究会交还给时光,不管它去哪儿了! 如今,我已年过花甲。年龄越长,越怕过年。遥想当年,无忧无虑的少女穿上母亲做的花衣服和花布鞋,在小伙伴们面前,总是自豪地炫耀一番。那个年代虽然贫苦,但丝
早春的万里碧空,暖日喷薄,仿佛一扫我不快的心绪,让我如释重负、心旷神怡地重归往日的美好生活。 春和景明、万物生辉的人间四月,是出游踏青的绝佳时令。重拾生活情趣徜徉春之美景,放飞自我与自然踏歌共舞,是三年来疲惫身心之所向。索性与贤妻受其挚友相邀,愉快踏上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的赏花之旅。 贵州的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距重庆铜梁400余公里。然赏花之快却使我忘却了沿途颠簸之累,怡情悦性地轻松前往。
1988年的农历二月中旬,周家岭的西边,油菜花沿着长长的老石板路竞相开放,绵延两三公里,给尚未完全苏醒的黄土地覆了一层金色的毛毯。不过,今年的天气不同往常,清明将至,空气中仍然弥漫着刺骨的寒意。 刚过四十四周岁的父亲,穿着那件比我岁数还大的黄色开司米旧毛衣,盖着一条从部队带回来的军用棉被,躺在外屋的简易床上,时而昏迷,时而清醒。外屋的地面,是父亲在生病前亲手铺的,用的是他自己制作并晒干的土坯砖。
人上了点儿岁数,总爱回忆往事,不管想起什么往事,细细品味,还都觉得挺有意思呢!尤其是孩童时期的事,不知为什么还记得特别清晰。这不,我又想起了儿时听古典的事,一下子就把我带到了那个年代。 古典,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典故,盛行于20世纪50至70年代,改革开放后就很少了。 从记事儿起,我就爱听古典,起初是坐在我家西间炕上听祖母讲古典。祖母知道的古典多,讲起来没个完。她总是一边讲着古典,一边
初夏,阳光清浅,绿意染心。 清晨,驱车缓缓驶过一片花田,目光深处,一位着一袭紫色长裙的姑娘,风中长发飘飘,走在绿色的世界里,陶醉在一片薰衣草花的海洋中,与夏日时光缠缠绵绵…… 眼前世界,那片绿意盎然的草地,那片妖娆万千的薰衣草花海……也是你我共同走过的缱绻地方。阳光照耀着我们曾经走过的足迹,每一处,都生长出了嫩绿的新叶,留下了你我共同的身影和甜美的回忆。 此刻,我触景生情,不禁勾起曾经记忆,
春风吹醒了沉睡的大地,空气中氤氲着花香和泥土的芬芳。桃花山庄的傍晚,静谧安详,如水的月光,洒落在一座农家大院内,一棵树在夜色中勾勒出清晰的轮廓,仿佛是一幅版画,雕刻着成长的故事。 我们几位老同学相逢、相聚,仿佛回到了年少时光。当一颗流星划过夜空,他轻轻地说:“还记得当年吗?我走了,就像这流星,一闪即逝。” 怎么能忘记呢?那个年代,他是班级的佼佼者,却因母亲离世,家境贫寒,还有积劳成疾的父亲和年
走进福建省石狮市玉湖豆腐文化商贸园,简直就是一个古旧石器艺术博物园,仿佛漫步在时光的回廊里。各种古旧石器琳琅满目,一下子将人们拉回到了过去的岁月,让人重温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及智慧。 这里的藏品多达数万件,唐代以后各时期都有,来自闽南各地,是全国劳动模范吴助仁耗费二十多年时间才收集到的,这里的石头有讲不完的故事与传说。仅闽南古建筑用的石柱珠数量就达3万多块,闽南各式各样的石磨、石碾、石井围、柱
早晨,车来人往的大街,我遇见了瞬间的美好。行至东门桥头斑马线前,一位古稀老人正欲穿过马路,我立即停车,示意老人先过。老人一脸慈祥,和蔼可亲。他微笑着,伸手示意我先过。老人这一刻的谦让,让我很是感动。为了避免造成拥堵,我接受老人的好意,先行通过。短暂的相遇过后,我泪眼婆娑。老人的形象,与我脑海中一个熟悉的人重叠一起:个子高高的,清瘦的脸上,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像极了我的伯父—汪福星。 伯父是黄山市教
自奶奶去世后,我便再也没回过老家,并且总是刻意地逃避那段离开父母独在老家的日子。 汽车飞驰,回老家的路已变成带隔离水泥栏杆的宽阔柏油路,二层沿街房、厂房,还有高楼不时一闪而过。拐入一条土路,我才有了些许熟悉的感觉:石头垒的房子,鸡、鸭、狗在路中间悠闲地踱着步子。村子旁边的障日山上,许多巨大的风车笨拙而骄傲地转着,仿佛在炫耀山的脱胎换骨。一排灰石白墙的房子映入眼帘,屋顶上兀立着去年的枯草,尤显低矮
黑槐(也叫大槐树),生长在舞阳县九街镇胡岗村东侧,距今已经历了六百多年的风雨。明朝洪武年间,胡氏先祖兄弟四人及家眷一起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居此地,繁衍生息,因地处高岗,四周偏低,故名胡岗。 胡岗村位于舞阳县城东北约16公里处,九街镇西南部,方圆地势中高外低,自西向东缓斜,中间高处为居民区,四周是耕地。周边有石岗、何口、都岗以及姜店乡冻庄等村庄。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
我喜欢阅读,曾三看《红楼梦》:年少时看宝黛爱情,为主人公的爱而不得感到神伤;青年时为中国传统文化着迷,建筑、医学、服饰、美食;步入中年时欣赏细节,玩味动词。曹雪芹是语言大师,他活用动词,且大有深意。纵观《红楼梦》,一个“歪”字明里暗里地出现,横七竖八。在大观园,“歪”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状态。从太太、老爷,到公子、小姐、丫鬟,无不歪过或“常歪着”。歪,依赖床具才能支持身体半坐,而不是全躺,是一种既妥协
老师,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高尚的职业。有人说老师是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情怀。老师,一直是我心中神圣的向往。 为了实现儿时的梦想,大学毕业后,我先去私立幼儿园当了幼儿教师。每天与孩子们一起,我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后来,通过招考,我成了一名小学教师。如愿成为一名正式老师,我有种无法言说的喜悦。可当我真的站上三尺讲台,面对一张张稚嫩的脸,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时
在一次心理咨询快结束的时候,学生小心翼翼地提出:“老师,我能不能问你一个问题?”她的小心翼翼让我不敢轻易出言,生怕因为语气、语调,或者说话不合适而惊动了她好不容易说出口的话。我语气更加柔和,不多加一字,说:“请讲。” “老师,我不知道这样算不算爱?”接着,学生讲出了她的困惑,“我看到帅哥会不自觉地多看几眼。我有一个很要好的闺密,我们经常在一起,我是不是爱上她了?”“本来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可同学们
一片一片叶绿,显示春的生命;一朵一朵花红,绽出春的色彩。滴滴雨落,润出春的灵动;缕缕风吹,拂出春的温柔……独自漫步春日里,感受春的温暖,欣赏春的美景,倾听万物拔节的声音,任思绪自由飞舞。 玉兰花还未开时,新抽出的嫩叶像极了记忆中新冒出的茶叶尖,那种绿得沁人心脾的颜色是我记忆中的颜色,弥漫开来的是那缕新茶的清新。 母亲很喜欢喝茶,特别是自己家制的茶,她说比龙井等名贵茶叶还好喝。 我的家乡不产茶
我小时候刚上学,因我在族中是“立”字辈,父辈们依照大哥“立山”的名字给我确定了个“立江”的名字。其本意是“鼎立江山,建设祖国”,欢庆人民当家作主。但当时的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内在含义,不与山水联系,单独审视“立江”总觉得没什么深层含义,不是本家族中的兄弟姐妹或熟悉的人,很少有人会想得那么深。不知怎的,我一直不喜欢这个名字。随着岁月的流逝,完小毕业读初中时,一位上海崇明岛籍的老师见我品学兼优,对我有很好
春日,周末。我和妻子带着女儿和儿子,我们一家四口从县城回农村老家。因为修路,大路坎坷不平,尘土飞扬。妻子提议:“我们走小路吧,绕道回家。”女儿和儿子欢呼雀跃,欣然同意。 驱车走在乡间小路,恰有机会欣赏沿途路边的风景。虽是入春,但乍暖还寒,因妻子怕凉,车窗只是微微打开了一点儿缝隙。就是这一点儿缝隙,给春天创造了一个契机。春的气息拼命从窗缝里挤进来,包括水流的声音,草木拔节的声音,都激荡而来。女儿和
太湖入东海三条主要河流之一的娄江之东便是太仓,亦称娄东。七百多年前,这里曾是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地;三百多年前,娄东又孕育了以王时敏、王原祁、王鉴为核心的“娄东画派”,在画坛上产生深远影响。历史悠久的娄东人文璀璨,也带动了当地美食文化的源远流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寒生露凝之时,一年一度的羊肉面逐渐在娄城飘香。对于老食客们而言,这时隔半年之久的美食,是全城人翘首以盼的饕餮盛宴。遥忆二十世纪八九
坐上五六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汽车去游历名山大川,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晕车严重的人来说,实在望而生畏。不过好在方城本就多山,周末与好友相约就近出游,又免除了途中的劳顿,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大乘山位于方城城东南十五公里处,属伏牛山余脉,从山门驱车进入景区,满眼便是翠绿。路两边群山环绕,连绵不绝,山上奇松怪柏,郁郁葱葱。窄窄的山路随着山势腾挪跳跃,如起伏不定的欢乐音符,使浓密而又有几分单一的绿色世界变得活
橘黄色的阳光穿过玻璃直奔床头,晃晃逼人眼。我下意识地用手遮挡,阳光吻着我的手心,酥痒间带着暖意,新的一天开始了。 环顾四周,该干些什么呢?这两个礼拜,家里两个病人,一人一个房间,一人一张床,除了偶尔下个厨房,其他地方似乎被按了暂停键。粗看还挺整洁,蹲下来瞧,那一层灰就无所遁形。 我接了盆水,拿着抹布开始擦拭。沙发前是一张长方形茶几,大理石的,简朴大气。现在堆放着各种东西,显得十分凌乱。果盘里有
古井两侧放着缺口的土碗,他乡的路人随手拾起,一手撑着井口上沿,半跪着,另一只手撇了撇水面,舀上一碗水。正往嘴里送时,发现了碗中的小鱼儿。小鱼儿触及碗壁,一个摆尾,径直跳出,没入了清澈的水底。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但是这口古井总有几条小鱼儿,村里人也不会刻意去捕捞,只是偶尔清理古井时,会暂时将其捉进盆里,片刻后又将鱼儿和盆中水轻轻地倒了回去。 古井离我寄宿的瓦房不远,走上几步就到了。诚如这个
我尚年幼时,母亲总会摩挲那些老照片。黑白照片很模糊,但也依稀能看出她尚且俊俏的轮廓和未经人事的笑容。那是她的青春岁月。后来的我或许出落得和她一般俊俏,但那些老照片已不知被尘封在了哪个角落,是否相似,也无从考究了。 与照片一起尘封的,还有她年少的模样。于是,在我心里,她似乎一开始就老成了这个样子。母亲的眼睫毛很长,眼窝却很深,颧骨高高隆起,身材高大却有佝偻之态,长年的劳累使她的指关节变得粗大,她已
孩提时期的一个夏夜,我缠着哥哥和姐姐陪我走了十几分钟的泥泞小路,来到公社的大礼堂看黑白电影《牛郎织女》。懵懂的我虽然无法知晓剧中的情节,但少数几个画面却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 最令我难忘的,就是牛郎用箩筐挑着一双儿女,乘着老牛牛角化成的飞船,腾云驾雾,去追赶孩子的仙女妈妈—织女。当两个孩子看见了妈妈,喊着妈妈,眼看就要扑向妈妈怀抱时,王母娘娘突然取下头上的发簪在她们中间一划,顿时,波涛滚滚的天河便
我的家乡,坐落在鄂北群山的怀抱之中,是一个名叫大悟县的地方。这里,不仅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淳朴的风土人情。“大悟”,一个名字饱含深意,寓意着“大道至简,悟者先行”,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滋养着每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的儿女。 南部的泉水寨,如同一位智者,山顶的蛤蟆石像是它的思考者,静默中凝视着远方。每当晨光熹微或是夕阳如血,那块指向北方的巨大石头,仿佛也在诉说着对首都北京的向往
四川的冬天早上天亮得晚,我骑着自行车上了去学校的路。自行车上绑着一周的米和咸菜,还有我脏兮兮的书包。我拼命地踩着车,借着昏暗的路灯,与旁边一个高大的身影一同前行。 我看见旁边这个人脱下了毛衣,我听见他的喘气声,还有他的脚踩地面发出的啪嗒啪嗒声…… 我骑着自行车,他陪我跑了一条很长的路。 那是一条直直的路,是县城城郊的一条大路,两边的灯光白亮清冷,在浓浓的白雾里晕染。这条长长的路尽头,进城的收
我初次接触《边城》这部小说时,还是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当时的《边城》,出于应试教育的要求,所见的面貌是经过截取的,只留取编者认为有助于传达语文教育文学性和工具性的部分,而并非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全貌。时隔七年,我再次拿起《边城》,这次从《沈从文全集》出发,再读《边城》。 记忆中的边城,有一条黄狗,慈祥可爱的爷爷,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一起邂逅在如诗一般的边城。此次重读,我的体会变得更加深刻。首先是这
两人站在相反的位置,指着同一个数字,是“6”是“9”,争论不休。双方若能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自己眼中的“6”就是对方眼中的“9”。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每个人的认知是有局限的,应该换个角度看问题,才能突破自己的思维瓶颈,跳出思维的死圈,也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减少沟通的成本,更能推动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 在科研领域,我
柳芽和红薯没有关系,可是把柳芽和红薯分开说,就有了关系。 每年春季的清明时节,在老家的大哥一定会送来一筐柳芽。众所周知,柳芽长老了的时候会变成柳絮,而漫天飘飞的柳絮是我皮肤的过敏原,让我非常讨厌,但清明时节的柳芽却让我非常怀念。 小时候,一到春季,地里的菜还没种上,家里存放的菜早已吃光,就连老娘用很多土盐腌制的齁咸齁咸的咸萝卜也一丝不剩。没有了菜,饭也就没有了味道。这时候树上新长出来的叶子,就
砰,手中书本落地的声音又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感受着身上的温暖,才发觉已在这走廊上伫立许久。我又陷入这唯美的夕阳中去了,而这夕阳,却是一抹不同的夕阳。 三年之久,我总是会停留在新世界的走廊上,观望每日的夕阳,它总是那么温暖,那么明亮。向左看,门边是一串熟悉的数字—九(8)班,那里总充斥着无尽的欢声笑语。最近咱班又有“新梗”了?还是说谁做了“憨包事情”被老师说了,大家又在幸灾乐祸呢?上课时大家不约而
行万里路是一种远行,在世界上探索,体会各地的风土人情;读万卷书亦是一种远行,在书海中徜徉,领略思想的深度与广度。远行者,必有故事可讲,或是叙述山川、人情,讲那侧目而来的翠色,附耳而至的清风;或是叙述心灵、成长,讲那生命怎样破土而出,灵魂怎样涅槃重生。正是远行者们敢于远行、坚持前行,才使他们书写故事的笔墨永不断绝、精彩纷呈。 远行是地理上去到遥远的位置,并在远行的过程中认识他人与世界,将自己的生命
时间是筛子,筛去杂质,留下传世的经典;时间是巨浪,淘去泥沙,留下不朽的真理;时间是警钟,提醒我们要改变过去错误狭隘的认知,深化我们对事物价值的理解。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会持续动态发展,而我们对价值的评判标准也在不断优化,对事物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时间和价值?答案是:给价值以时间,因为那是一把为我们解开疑惑的密钥。 时间使作品的艺术价值大放异彩,我们要辨析事物的价值。
在我的求学生涯中,印象最深的有两位老师。 第一位老师,是我的母亲,她是乡村小学语文教师。儿时记忆中,她总是忙忙碌碌,不是在备课,就是在上课;不是在批作业,就是在改卷子。耳濡目染下,自小时候起我的寒暑假就和其他小朋友们有所不同。记得大多数午后的时光,母亲总是在洒满阳光的小书房带着我一起学习。从课本到报刊,从传统诗词到现代散文,母亲仿佛我的同窗一般,一起学习诵读、分享体会。我们惊叹“落霞与孤鹜齐飞,
今天是“六一”,不管是不是真的儿童,很多人倒是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之中。真的也好,假的也罢。在高压的社会现实中,成年人的世界从来都不容易,娱乐主义似乎成为人们释放现实压力的一剂良药。所以,那些逢节必过的成年人,更多的是给内心的苦楚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缓解自己心中难以释怀的忧伤,暂时储存一下无处安放,又伤痕累累的灵魂。 但今天本文要写的,并不是成年人的六一儿童节,不是要揭露成年人拼命过节的真相,不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两周年了,享年八十周岁。父亲的逝世对于母亲和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父亲生病住院的时候,母亲日夜哭泣,每天都是我和姐姐轮换着照顾憔悴枯槁的父亲。 父亲生前宠了母亲一生,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 父亲去世后,母亲像只失落的孤雁,总是痴痴地看着挂在墙上父亲的照片日夜哭泣。清冷的房间再也听不见父亲往日大声说话的声音了。 任何记忆都会随着时间变得模糊,但是父亲的音容笑貌,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怀来县小南辛堡镇小七营村,那里有着成片成林的海棠园。在当地,对海棠是有“冷”“热”之分的。热海棠又称“平顶海棠”,因为它的果实顶部呈扁平状;冷海棠的果实顶部有八个明显的凸起,因此得名“八棱海棠”。平顶海棠的花期要早一些,花朵偏白色,果实也会先成熟,但它隔一年才会开花结果。八棱海棠的花骨朵呈红色,慢慢地开展由红色变为粉红色,渐渐地再由粉红色变为粉白色,花瓣中裹着金黄色的花蕊。海棠花开
在邹鲁大地,有一位望云先生。 望云在左,先生在右。 感恩于先生,不仅仅因为他是我文学的导师,他是灯塔,他是榜样,他是兄长,他是领头羊,他是梧桐树,他是…… 我与他相识于2016年,是他的指引,让我的文学之路有了光;是他架设的文学之桥,让我及像我一样的文学爱好者,走进了作家的家园。2016年的初冬,在张呈明老师的引荐下,我认识了国家一级作家孙继泉先生。初见先生,我有些羞涩,支支吾吾了半天,一句
乘阳而动,落樱成雪,点粉成海,白樱胜雪,粉樱成霞,随拍如画,你来了吗? 三月的樱花躁动了江城,铺天盖地的花雨醉了多少眼眸,醉眼迷离间心事随花落,我只能做窥屏的看客,隔窗眺望默默无语。 四月的晚樱,在清明的雨中从一团团白絮般圣洁无瑕,到几经风吹雨打倔强成满树红花。我看到了风的不挽留,看到了多情总被无情扰,捡拾了别人的心情却代表不了内心想要的表达。 晚樱盛开时,我在风中等您;晚樱花谢了,就再也不
脑海里一片空白,我才想起曾经下过的一场春雨,哗哗的雨水漫过了我与你的距离,橘红色的伞儿昭示着你生命的花朵,不顾我的挽留而开在远方。从此,我的记忆开始发霉,任凭潇潇的春雨打湿我又一次凭栏的想象。我开始了岁月的漫长,真正的孤独感觉到属于我的春天乍暖还寒,缺少与你的一次对视,一次欢愉。 而今,在静若心灵的窗外,没有你,唯有春雨潇潇,许多的种子在悄悄地萌芽,向着你走去的春天,和山花烂漫的影子。 我从皱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时期,这期间涌现出无数科研、文化领域的人才,为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国家贡献了力量。我的爷爷也是这众多繁星中的一颗,他用他的一生见证了那个不平凡的时代。 1956年,同济大学、青岛工学院、天津大学等五校的测绘专业在武汉合并,成立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后成为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爷爷也随之到了武汉,在武汉继续学习、深造。1959年,爷爷响应国家号召前往北大荒进行开发建
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的时代,人们执着于短期见效,执着于直接产出的经济价值。例如,人们追捧医学、计算机、机械一类就业率高的理工科专业,说有些就业差、赚钱少的文科专业便“无用”。“文科无用论”甚嚣尘上。 我们究竟该怎样定义“有用”和“无用”?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将理性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种,我们说的“有用”,即在目标已经明确的情况下,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优解。而“价值理性”指的是
腊月三十晚上,我家守岁到零点,正准备睡觉,突然听到有人敲门。我隔着门询问:“谁啊?”又说,“夜深了,睡了,明天来吧。”我们忌讳年三十有陌生人来串门。但是,敲门声不断,声音很急促。我有些生气,很不情愿地开了门。只见一个白发凌乱的老妪站在门口,瑟瑟发抖。 “是你?又是你?”我有些不屑,故意反问,“你来干啥?我困了,回去吧,我要睡觉。”说完,我将门关上了。刚一转身,我又听到急促的敲门声。思虑再三,我勉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创作尤其引人注目。他们的作品不仅记录了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本文将深入探讨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创作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以期对少数民族文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创作与社会历史背景的关系 (一)语言信仰的艺术表现,深刻民族文化印
乔叶的《宝水》描绘了以宝水村为代表的现代化乡村的发展过程,小说巧妙地运用豫北方言,展现出鲜明浓郁的地域文化,让读者沉浸在真实而亲切的乡村世界中。乔叶也深入刻画了女性群体,关注她们在乡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展示她们的生活状态和个性魅力。本文将对《宝水》中的乡村现代化进程、地域文化和人物形象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宝水》的主题研究 《宝水》通过主人公地青萍在宝水村与老
终南山一直以来都备受文人墨客的关注,到唐代更是成为唐诗书写的主要对象,整个唐代都有所谓终南之风。初唐终南山是帝王威风的象征,是王朝兴盛的代表;盛唐终南山是雄浑壮阔的,时时处处显露着它的高峻秀美,它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与唐人产生精神上的相通;中晚唐则随着大唐盛世的不再,它也显得萧飒、凄清,成为一处生活化的栖居地。 终南山从先秦开始就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诗经·秦风·终南》中就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意境是一个活跃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尽管它由来已久,但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至今学界对于意境的范畴仍存在着种种不同观点。这说明了意境概念的重要性与话语的蕴藉性,同时这些不同的观点也将意境变成一个具有丰富阐释空间的美学范畴。探究意境范畴中的接受思想,就要重新追溯意境的生成历程,而从历时层面来讲,意象和意境关联密切,相互作用,意境在意象的基础上出现。德国美学家姚斯认为历史的
在20世纪初,爱尔兰文学界涌现出一位影响深远的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他的作品以其复杂的心理描写和独特的叙事技巧著称于世,其中《都柏林人》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以精准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都柏林市民的日常生活与心理状态。该作品集由15篇短篇小说组成,每一篇都深刻反映了都柏林作为城市空间对居民心理的深刻影响。《都柏林人》不仅是詹姆斯·乔伊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现代城市文学的典范。在这部作品中,詹姆斯·
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生于1882年,逝于1941年,其一生奉献给了文学创作的探索与实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述技巧和深刻的心理描写而闻名,她的文学成就不仅赋予了英国文学新的表达方式,也强化了女性在文学领域中的声音。她的写作风格,尤其是对意识流技巧的运用,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小说的发展。《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27年创作的一部小说,它不仅是她文学成
漠月的一生都在书写阿拉善,写他的热爱,他的来处。他无数次回望故乡,从现实里、从记忆中、从精神上。童年时光难以忘怀,用儿童视角来呈现最美好的大漠生活,看父辈坚韧美好的生活态度,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看面对城市化进程下失去故乡的痛楚,阿拉善的百态,都在儿童的眼中一一被记录,更在漠月的笔下永不消逝。 1911年,鲁迅创作的《怀旧》被认为是现代以来第一篇以儿童视角进行展开的小说,自此之后,儿童视角不断地被
《平凡的世界》作为路遥的杰出作品,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作者路遥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细腻的笔触,全景式地描绘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社会的巨大变迁和人民生活。路遥在创作这部小说时,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实地考察,深入社会各阶层体验生活,为作品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用温暖的笔触讴歌了普通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和美好心灵。小说通过对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等普通人物的
张爱玲是我国极具标志性的现代女作家,其主要成就在于文学创作,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的20位杰出女性之一,其文学作品不仅拓展了女性批判的新视野,也创造了写实小说的新高度。基于此,笔者将尝试对张爱玲的创作风格以及心理分析进行深入解读。 一、弗洛伊德的转化与借用 (一)弗洛伊德学说的引进 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理论学说对我国的文化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新潮》等杂志通过引入弗洛伊德学说获得了极高的关注
《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著名小说之一,它展现了一个青年野心家拉斯蒂涅在巴黎逐渐堕落的故事。拉斯蒂涅出身于没落贵族,只能靠自己努力生活,他渴望通过学习法律改变命运,然而在巴黎社会中,他在金钱、权力和道德的层层考验和打击下,逐渐放弃自己的原则和良知,最终陷入堕落。 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提出的“镜像理论”是后现代精神分析的重要理论之一。其主要出发点是经由他自己“改造过的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其核
作家老舍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他以别出心裁的叙述视角展现市民阶层的风俗习惯、生活百态,于日常生活中表现作品主题与作家的生活态度。老舍在描写日常生活的背后,对社会中人物的命运进行了深刻反思。 老舍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现实主义风格在文学界备受推崇。作品中所描写的日常生活不仅是当时社会和文化的缩影,也证明了这位文学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密切观察和了解。 一、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与民俗 从抓
梁兰(1343—1410),字庭秀,又字不移,号畦乐,明初江西泰和人,著有《畦乐诗集》。因其隐居不仕,乐于耕作,擅吟表达乡间耕作之乐的诗歌,故以“畦乐”自号。梁兰在明初江西文学创作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历史作用,但学界对其生平、交游、著述的关注度不够,不能很好地展现一代诗人的真实风采。本文将从诗人的生平交游著述出发,力求展现明初诗人梁兰的真实文人形象,将其风采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 一、梁兰的生平
作为文言小说的集大成者,《聊斋志异》近年来成了叙事学界的研究热点。其中的科考名篇《叶生》在人物形象、思想内蕴等方面研究硕果颇丰,但其千回百转、跌宕起伏的情节离不开蒲松龄对叙事视角的巧思妙用,值得从叙事学理论方面深入研究。叙事视角是小说叙事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本文以《叶生》为例,结合西方叙事学与国内学者的理论成果,研究蒲松龄在叙事中运用的双重聚焦和视角转换,进一步揭示小说的叙事价值及本体意蕴。 一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及其文化、家庭、伦理的重要文本。其作者曹雪芹通过丰富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描绘了一个庞大的封建家族—贾府的兴衰荣辱。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是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在《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尤为引人注目,她们在家族中的角色和命运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种种规定和压迫。本文分析了《
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可否认,它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已经逐渐习惯机器替代人工搬运重物、完成复杂的计算、制作精密的仪器。甚至,在人机对弈中,AI总是完胜。AI懂创作、会画画,可以自动生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甚至可以绘制3D模型、编写代码,还可以让电子宠物狗步入家庭生活场景,AI能力的提升进入了惊人的跨越式发展期。在各种科技的不断兴起中,我们人类的认知边界也被逐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升,女性艺术家在油画领域也展现出了她们独特的创作视角和艺术风格。现当代女性油画在艺术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并释放着独特的魅力。为此,本文深入探讨了现当代女性油画的艺术特征,从其历史背景、主题与风格、技法与材料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现当代女性油画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感受,为油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出丰富多样的主题和风格。 一、现当代女性油画的历
自20世纪至今,汉魏时期“客”阶层的变化问题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历史学者多将目光对准汉魏时期的“客”阶层,以期从中发掘汉魏时期的选官制度、社会流动、土地兼并等变迁。文学研究领域亦有所关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游士文学的研究与乡愁文学的研究。在游士文学的研究中,学者往往结合时代背景、政治环境等对与“游士”创作相关的问题加以说明。但在乡愁文学的研究中,学者对“客”身份的阐述较为笼统,缺少对不同时段下
诗是抒情的艺术,是极具个人化的艺术形式,它最具情感宣泄和释放功能。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也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诗之精神价值较之其他艺术显得尤为宝贵。 生活在这个蓝色星球,享受着人间的快乐和美好,人们无不欢欣鼓舞,喜不自禁。山川壮美奇伟,大地优美如画,草木脉脉含情,大自然的美妙景色令我们深深陶醉;再看人类社会,更是充满和谐与温馨,人与人的相互理解与尊重让我们感受到友爱和善良。世间的一切美好无不让我们激
李长之在《鲁迅批判》一文写道:“单以文字的技巧论,在十七年来的新文学的历史中,实在找不出第二个可以与之比肩的人。”鲁迅作为坚定、冷峻的新文化战斗者,将一腔几欲喷薄而出的家国情怀与极高的艺术技巧相融汇,以文言和白话两套笔墨,提笔书写,执笔救国。 一、主体的分裂:文言与白话表现初析 苏联汉学家谢曼诺夫在《鲁迅的创新》中指出:“鲁迅有许多言论以及他的创作实践是同他对本国小说彻底否定的态度相反的。”“
长篇小说《雪山大地》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融合,讲述了父辈与子辈三代人近六十年扎根西部、建设西部的人生轨迹,书写了沁多草原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民族史诗。作为入选“两新计划”的文学作品,《雪山大地》虽然展现了沁多草原在教育、经济、生态以及医疗等领域发生的巨大变革,但作家并没有将现代与传统置于二元对立机制中,而是以独特的审美立场实现了向上与善的有机融合。因此,从时间与空间、物质与精神的现代化角度分析《雪
关于“文学自觉”的时代的归属问题在学术界曾引发广泛的讨论,大致分为“春秋说”“汉代说”“魏晋说”“宋齐说”等。而这些关于时代归属问题不同的说法都存在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但无论如何也不可粗暴地将“文学自觉”归属于一个年代,而应该将其放置在历史潮流中进行考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文学自觉”并不是一个静止的事件,而是一个流动过程,它的流动性彰显了其“再觉醒”的深刻意蕴。 一、“文学自觉”的多元争论:
关于气候、物候与文学的关系问题,早在魏晋时期,刘勰就已经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提出:“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钟嵘在《诗品·序》的开篇也提及:“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19世纪法国文学批评家斯达尔夫人在《论文学》一书中也提到了“气候影响文学”这一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诞生的文学地理学,就是研究文学与地理关系的一门新
《千里江山图》于2022年问世,是孙甘露继《呼吸》创作二十五年后的又一部长篇小说。向来以先锋作家身份活跃于文坛的孙甘露转战间谍小说,一时间造成不小的轰动。毛尖就其创作习惯和命名惊诧道:“乍一看到,我有点懵。《千里江山图》,不是应该关乎青绿巫山,春风十里吗?用孙甘露自己的修辞,不应该是,用比缓慢更缓慢的流水,给嗷嗷待哺的读者一种款款而至的慰安吗?怎么突然变成1933年中共地下组织的千里江山图行动了呢
四川绵阳方言疑问语句中有语气词[mγ]的用例,形成了是非问句“VP+[mγ]”的句式。根据“VP+[mγ]”在绵阳方言中的应用实例和语言接触的历史,分析出[mγ]的文字实体应为“嚜”,其与语气助词“没”不同,是四川方言中“没得”的合音产物。 一、“VP+[mγ]”是非问句的应用实例 绵阳方言中有“VP+[mγ]”形式的疑问句存在,这种句式通常是向被询问者询问某个行为、动作是否已经发生且完成,或
张炜的儿童文学作品《爱的川流不息》采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视角,通过抒情化的笔调书写了主人公在孩童时期与中年时期对动物收养的不同经历。小说在两个叙述层中的转换和交叉使用,使整个故事在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的相互补充中完成叙述者“我”对爱的理解。虽然《爱的川流不息》是一部非虚构的儿童文学,但这部小说的内涵却极为深刻,有利于当下成年人回归本真状态,思考爱的真谛。作者在娴熟运用叙事技巧的条件下向读者展现了温情
散文家冯杰以黄河儿女独有的感性、诗性,书写了当代知识分子“不离乡的乡愁”。冯杰的文字恰如在神州大地上时而奔腾,时而沉默的黄河一般,它冲击着黄沙厚土,在岁月的卷册上缓缓流淌,弥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裂隙;它描摹自然风物,在一花一树中参悟中原独特的生命美学,联结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追寻逐渐消逝的故土,审慎地打量着高速前进的城市化进程,希冀构筑一处容城乡人民共同栖身的精神原乡。冯杰的散文,在乡土世界的边缘开掘
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民族精神。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实现民族民间舞蹈的有效创新与发展,既保留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与文化关系 (一)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与发展 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祭祀、庆典等活动。随着历史的演进,民族民间舞蹈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和流派。例如,藏族的锅庄舞
21世纪以来,城市文学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同频共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作家笔下的城市也更加多元,呈现出各式风貌。迟子建自登上文坛以来,就将东北地域作为自身的写作题材,并用女性作家的细腻情感书写着世间百态。迟子建的长篇小说《烟火漫卷》凝结着多年生活的感情,她将视角聚焦于哈尔滨这座城市,通过人物群像的塑造展现出一种城市书写的策略,在描写普通人的生存境遇之中表现出时代和人性的变化,反映出城与
才子佳人小说,这一以男女情爱及婚姻故事为主线的通俗小说流派,兴起于明末清初的文学界。在这类小说中,我们常常能见到英俊潇洒、才情横溢的寒门才子,以及围绕他们展开的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故事情节往往以相遇为起点,通过一系列的考验与磨难作为铺垫,中间穿插着误会与波折作为转折,最终导向大团圆的结局。 科举及第,作为明清时期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渠道,自然也成为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关键要素。它常常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
陇右道作为唐代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辖境约当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和新疆以至中亚等广大地区”(郑天挺、谭其骧《中国历史大辞典》),当时的诗人提及陇西,多谓此地。本文意在整理并分析李白作品中提到现今甘肃省地区的诗歌,故将李白使用陇右道意象的诗歌中不涉及现甘肃省地区的部分作品筛去,而将与现甘肃地区有关的诗歌意象统称为“陇地意象”。 陇地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必经之地,也是古人保家
《革命之路》是理查德·耶茨的处女作长篇小说,一经出版便在评论界获得高度评价。对于该部小说,评论家大多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来分析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和出路。而笔者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女性可能遭遇的生活困境,而是男女两性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难题:面对舒适安逸却一成不变的生活,是维持现状还是力图改变?因此,本文尝试从美国心理学家希金斯的自我差异理论入手,来揭示男女主人公想要远走巴黎寻找自己的理想,即
“和”在中华文化中是一个极重要的美学范畴,它包括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体验的“和”以及客观对象内涵的“和”。前者与审美主体所获得的美感相关,后者则与审美对象有关。“诗”作为审美客体,蕴含了能引起美感的构成因子;同时,“诗”在先秦时期的内涵演变,会使审美主体的身份发生变化。本文主要通过对先秦时期“诗”的内涵变迁,进一步探讨其背后的以“和”为美的审美心态。 一、先秦“诗”的内涵变迁 “诗”字晚出,
《莺莺传》作为唐代文学家元稹创作的一篇传奇,以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始乱终弃的模式展示了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悲剧;而鲁迅的《伤逝》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同样是涓生对子君的抛弃,二者采取了相同的“始乱终弃”的情节模式展开全文。《莺莺传》与《伤逝》虽然产生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但二者无论是在情节结构、艺术特色、线索构成以及叙述手法上都有非常大的相似性。 一、《莺莺传》与《伤逝》的渊源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鲁
两宋时期,乐府诗的创作盛况空前,不仅承袭了唐人乐府的优点与经验,又为突破前人作出贡献。陆游旧题乐府诗内容丰富,既能学于前贤,又具个人特色,包含多重意蕴,镌刻了陆游的生命体验。从古乐府与新乐府整体把握陆游乐府诗研究的,有吴彩虹的《陆游乐府诗研究》以及孙启祥的《论陆游乐府诗的体裁及其他》;而单从古乐府角度研究的,有王淑梅的《传统与现实的交汇—陆游的旧题乐府及其诗歌史意义》,强调陆游旧题乐府诗主张“有补
地方性精神指的是某处地方所具有的独特的氛围和影响,随着《伦敦传》在中国的引进并出版,中国出现了书写“城市传记”的热潮,其中,叶兆言的《南京传》、叶曙明的《广州传》和邱华栋的《北京传》(以下简称三传)都不约而同地在书写中建构了各自的城市地方性精神。邱华栋的《北京传》彰显了北京城市空间的宏伟壮美和智慧化的未来,叶兆言的《南京传》凸显了南京王者之气的繁华和作为废都的落寞,叶曙明的《广州传》则建构出广州务
西格丽德·努涅斯小说《我的朋友阿波罗》的主线是“我”,一个在大学教创意写作课的女老师,在得知自己的导师,同时也是自己的情人自杀身亡后,选择接纳他留下的大丹犬,两者相互依靠、相互治愈的感人故事。然而,小说情节虽然相对简单,但绝非只是讲述如《忠犬八公的故事》中一般人与狗的深厚友谊。该小说的讲述方式同传统小说大为不同,文本之下暗流涌动,叙述手法巧妙多变,有值得挖掘的空间。本书大多数章节为叙述者“我”通过
王家屏作为明朝中后期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为人廉正刚直,诗文和雅中正。其诗歌中或直接以悯农为主题,或通过祈雨、盼雨、喜雨来期盼风调雨顺,或在日常感怀和赠答酬酢中自然流露,都表现出忧国悯农的赤诚情怀。这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心系苍生、关注农事的传统有关,也与王家屏的家庭教育、个人品行操守及其所处时代的自然社会环境相关。 王家屏,字忠伯,号对南,谥号文端,明代山西山阴县人。其生于嘉靖十五年闰十二月,明穆
《重生》等
《张黑女墓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