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国家为当下世界范围内处于主导地位的国家类型,而民族国家是现代国家的典型形态。民族国家首先出现于欧洲,其本质是民族形成后从君主手中夺取主权而建立的一套体现“主权在民”国家伦理的体制机制。民族国家被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采纳而达至普遍化后,便成为了主导性的国家形态。可是,欧洲以外的绝大多数国家是将国内众多民族群体整合为一个国族而建立民族国家的,欧美最早的民族国家也由于多族化而出现了多种族群,所
摘要: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们架构了人与社会发展的道德秩序和动力系统,亚当·斯密将其中的“同情共感”预设引入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并浓缩为“经济人”假设,以此为方法论基点构建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然而,这一方法论预设在现实中却未得到有效澄清,甚至被本体论化,引发学术界的长期争论。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而苏格兰启蒙思想则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有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以社会实践为根本出
摘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要素日益成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成为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数据要素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助力分配格局的优化,促进发展成果人人共享;推动生产、生活、治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囿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不足、数据要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数据资本无序扩张等问题,数
摘要:利率市场化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必须始终坚持发挥市场在利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LPR机制的形成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丰富报价内容与方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基于TVP-VAR模型,采用2013年10月至2022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分别绘制LPR、M2与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的不同提前期脉冲响应函数图和时点脉冲响应函数图,利于分阶段探讨LPR、M2的价格效应与经济增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是在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改革进入深水区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开启和推进的,这就决定了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改革,而且是改革方式本身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十年取得了两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一是完成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在制度建设上取得了一系列革命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接续开启了新发展阶段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改革开放;二是实现了改革思想理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和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潜藏着深厚的“和合”底蕴。在中华传统和合文化中,“和”蕴含着实现多元主体之间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取向;“合”蕴含着促进多元主体之间相互交往、合作参与、有机整合的取向;“和”与“合”互相结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基础和实践指引。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将和合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质性部分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合文化增进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合作生产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新模式被引入公共管理实践,并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通过系统梳理相关前沿文献可以发现:合作生产是政府和公民围绕公共服务递送而结成的新型关系和进行的混合活动,包括个人、团体以及第三部门等主体,涵盖公共服务的规划、设计、交付与评估等各个环节;合作生产的理论嬗变内含于从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治理的范式演替,其主导理念经历了从控制参与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类一切关系归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切活动归源于劳动创造。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具体化为人通过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对立统一、迭代演化,演绎出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形态,劳动工具于其中凝练为“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和“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生产工具本质上是人的外化功能体,是吸收人的功能从而成为社会人的“生产器官”。这
摘要:人工智能不仅以物的力量实现了观念的生成,并证明了认识的真理性,而且以其技术逻辑推进了“理解大脑行为”“揭示心灵奥秘”“优化认识论”的进展。人工智能通过递归的调用逻辑使整体的感知凝聚成为驱动的力量,通过群体试错的选择将共同学习的成果整合成优化的原则,通过抽象解释的通用将社会进化的成就内化为改变的路径。其所呈现的认识论叙事,既展示了人工智能“聪明”的由来,又拷问了整体感知、共同学习和社会进化的认
摘要:简帛《五行》篇中的成德工夫路径,是人依据自身本有的德性成就圣人境界的中间环节。在身心关系方面,《五行》的“慎”“独”应作全新的理解:“慎”是指心中德之五行间的关系,“独”是指生理之身与道德主体之心的身心关系,以此为基础,《五行》篇形成了“身为心役”思想认识。《五行》以“气”将身心内外连接起来并将先天本有的德性动态地实现出来,将“德气”作为兼具价值与物质、形式与质料的统一体。《五行》中的“思”
摘要:从古至今,关于美德与技能的类比似乎从未停止过,在当今的美德技能讨论中亚里士多德的美德技能观受到广泛关注和解读,其主要聚焦点就是《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美德与技能的三点差异。然而,现代心理学对行为背后的“内隐”机制、技能的“自我”动机以及“意志力美德”的研究为我们重新审视亚里士多德的美德技能观提供了理论契机,也为美德与技能的类比开辟了新的理论空间。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美德;技能;类比 基金项
摘要:汪梦斗是元初北游南士之一,据《北游集》考察其北上路线,发现他经行故宋和金、辽国土时心态情感也随之变化。北游经历使他与北地建立了现实联系,又强化了其江南儒士的自我意识。是否出仕新朝,汪梦斗内心矛盾,主要缘于其学术在大都未获响应,又背负着能否坚守节义的精神压力;但主张和平顺应的历史观、中国九州地理观、大一统的政治伦理观导向他接纳新朝。汪梦斗最终以在家乡讲学弘道为职志,这是他出任元朝儒学教授的价值
摘要:作为八股文大家,方苞一再表明自己自幼即不喜八股文,抨击八股文害教化、败人材,只是“牟荣利”“取名致官”的工具,主张士人抛弃八股,致力于经史古文。但方苞的生活经历表明,他不喜时文的说法不符合实情,他对八股文还存在着极深的迷恋,甚至将其视为不朽之盛事。明清之际出现激烈批判八股文并要求取消八股取士制度的舆论,随着时代的推移,制度改革的动力逐渐消退,继续维系八股取士制度成为清廷的选择。方苞并没有取消
摘要:元氏作为北魏、东魏、西魏的皇族,其婚姻对当时社会政治影响甚大,婚姻是元氏笼络胡族各部族及汉族士族以加强统治的工具,外戚是元氏统治的重要力量,成为外戚的家族往往通过亲上做亲的婚姻,让元氏与家族成员继续通婚,以延续家族地位。现可知元氏与外戚家族婚姻约63桩,占现可知北朝元氏家族424桩婚姻的15%,虽然婚姻总数不如元氏与胡族和汉族士族间的婚姻,但因外戚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与外戚间的通婚自然也是元
摘要:北魏孝文帝汉化改制,对北魏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造像,融合了佛教、儒学以及中原文化的礼仪制度,尤其是帝后礼佛图中,其仪仗形式、人物服饰等在文化融合方面表现得非常明显。宾阳中洞和巩义石窟1号窟中的帝后礼佛图是其典型代表,帝后礼佛图中的仪仗形式受汉代车马出行图的影响较大,皇帝和皇后同时出现在礼佛场景中,是北魏女主政治影响的结果。北魏女性执政与女性信仰佛教对
摘要:兵阴阳著作多数失传,而存世之作《兵要望江南》体制宏大,却以词的形式书写,十分特别。词家因其为兵书而少有关注,兵家以其为词作而鲜有问津。若单从词学或目录学方面考辨其成书及作者,则难免偏颇,故须增辟新途,从避讳学、词汇学、兵学史等角度补充论证、综合考辨,则知此书始作于晚唐武安军时期,而最终成书于北宋初期,其作者为晚唐易静及北宋初的兵阴阳家。 关键词:《兵要望江南》;兵阴阳学;成书时代;作者
摘要:权衡是指导规范适用中价值判断取舍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将其引入纪法适用中,既是促进执纪执法多重目标达成的应然之举,也是将纪法适用中的价值判断纳入理性轨道的必然要求。权衡在纪法适用中有着特定的启动场域和运用空间,呈现为“价值—事实—过程”的立体思维构造。具体可归纳为党的政策、情理因素的评价注入,事实性因素的具体填充,并依托比例原则的程式结构将上述因素予以理性规整的运作规程。权衡天然隐含着一定的风
摘要:强化税务合规是完善企业治理、防范法律风险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推进税收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践中税务合规往往不受重视甚至容易被忽视,从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亟待进一步加强。税务合规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理念,从企业的经济交易规则着手,全面完善财务、法律等制度体系,坚持预防性、全面性与过程性原则,将其嵌入企业治理的全周期,提高税务合规的有效性,从而强化税收遵从、促进税收法治建
摘要:数字适老化具有社会性、公共性与秩序性价值。囿于法规不健全、行政规制机制不完善等因素使然,当前数字产品适老化程度不尽如人意。由于数字非适老化不具有典型的针对老年人个体的“法益侵害”特征,遂致数字适老化私益诉讼可诉性弱。采取引入公益诉讼的特殊思路以促进与保障数字适老化高质量发展,是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数字适老化公益诉讼有规范性依据,但由于较为粗疏,还应在公益诉讼制度总体框架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