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萨尔瓦多·达利《蜕变的永恒的记忆》 这幅画是达利的经典作品《记忆的永恒》的变形,画面中除了柔软的钟表,还加入了一块块整齐铺排、延伸至远方的像砖头一样的立方块,似乎想体现一种空间的无序性和时间的无限永恒性。 [美]路易斯·布尔乔亚《上午十点是你走向我的时刻》 画家通过一系列表现时间的作品,在感知和记忆、闪回和幻想、平凡细节和重要事件之间来回穿梭。这组作品中有两只手,一只是画家自己的,
把今天能做的事拖到明天居然是门“技术”?作家、艺术家、心理学家们在“拖延”这个话题上各执一词,谁都不能说服谁,在这场“论战”中,你更支持谁的观点? 正方:拖延是个磨人的小妖精 实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没有什么比惦记着没完成的任务更让人疲惫的了。” 音乐家贝多芬:“我们没有学习到实用知识的日子,都被白白浪费掉了。人所拥有的东西中没有比光阴更贵重、更有价值的了,所以千万不要把你今天应做的事拖
亲爱的一博: 见字如面,念信安好。我是你的好朋友朋辈,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 你说感觉自己的拖延症越来越严重了,放学回家必须先睡一觉,睡醒了就该吃饭了,吃完饭想看会儿电视消化消化,结果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转眼就九点多了,着急忙慌地洗漱完,突然想起来作业还没写完,于是奋笔疾书到十二点,等终于躺到床上时,你身心俱疲,发誓明天开始绝不拖延!可是第二天还是这样…… 一博,我很理解你,有时我也做不到马上
拖延症,大部分人都有。交作业的最后期限迫在眉睫,可手机就是放不下;游戏开了一局又一局,停止永远是下一秒的事;说好晚上九点完成的事,经常到了半夜还没开始。心理学上将这一系列行为归因于娱乐诱惑、厌恶挫败、完美主义,等等。原因已知,我们痛定思痛决定做出改变:把手机放在一边甚至锁起来,鼓起勇气直面困难,降低标准接受平庸。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对于应该做到但有难度的决定和事情,我们仍然是能拖一时是一时。
我有一个“百变妈妈”,在不同的人面前,妈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妈妈的学生眼里,她是一位博学多识的英语老师,大家都很喜欢她;在妈妈的朋友眼里,她是一个温柔体贴的乐天派,经常帮阿姨们出谋划策;在爸爸的眼里,妈妈是位“厨神”,能够做出各式各样精美又好吃的食物。 而在我的眼里,妈妈是天上的“女神”,因为我的妈妈会“法术”!这是为什么呢?容我向你慢慢道来。 就先说说去年发生的一件事吧!刚刚步人三年级的时
评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