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是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执行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关键环节。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作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技术技能的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实习工作的好坏,事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其中,学生实习享有什么权益,如何保护学生的实习权益,是当下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话题。 从法学角度
摘 要 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工作世界,高职院校学生如何适应工作世界的变革,是高职教育亟须关注的重点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在具身关系、解释关系、他者关系和背景关系四个维度中应具备人机协作、数字分析、技术创新和技术体认的多元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可从搭建虚拟仿真平台,展现具身性教育场景;开发数字化教材,深度诠释技术内涵;开展在线学习项目,协同他者激发创新潜能;完善国际
摘 要 产业转型升级时期,要求职业教育关注学生的技能发展。首先,以“技能的内在向度、学习情境、技能的外在向度”为核心要素,建立技能发展的闭环系统和具体程序,从而明确职业教育学生技能的发展机理;其次,通过对德雷福斯模型进行职业教育领域的适应性改造,逐次形成“规则依赖型、情境依赖型、迅速反应型、融入情境型、直觉创新型”的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发展五阶段;最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耦合特性、闭环特性、迁移
摘 要 高校学生资助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意义重大。高职教育是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对12名高职院校贫困生进行访谈与观察发现,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经历可以分为前期的教育积累、院校及专业选择、学业发展和社会融入、毕业选择与社会流动四个阶段。高校学生资助主要以资助信息、资助资金和资助经验的形式对高职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产生影响。高职贫困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充满挑战,学生资助要与高
摘 要 开展中国特色高职专业认证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落实国家“探索高职专业认证”的政策要求、推动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提升多元主体投入资源的积极性。中国特色高职专业认证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持续改进”与“产教融合”双理念融合贯穿;职业技能与专业伦理是专业认证的主线与底线;普适认证框架与区域认证标准分层次有机结合;认证前调研与认证后跟踪改进相
摘 要 “8S”管理理念对于构建“1+X”老年照护实训教学管理模式的适切性,有助于营造良好实训环境、防止教学资源浪费、解决人员不足问题以及保证实训过程安全。按照“8S”管理理念要求,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对“1+X”老年照护实训教学管理进行改革,形成了“8S”管理理念下的“1+X”老年照护实训教学管理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实训室环境、有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有效
摘 要 数字化项目教学是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从内涵上而言,数字化项目教学是一种目标动态、内容再生、过程交互、评价多元的创新型教学活动。数字化项目教学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教学目标由“面向知识技能的掌握”转向“适应数字化的工作世界”、教学任务由“贴合教材内容”转向“契合产业发展”、教学形态由“系统封闭”转向“人机协同”。数字化项目教学活动设计时需要遵循以数字化任务为目标引领、以
摘 要 加强基础核心素养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对河北省唐山市6所高职院校的调查结果表明,当下高职院校基础核心素养课程面临着目标定位尚待清晰、课程内容尚待丰富、教学实施亟待优化、课程评价亟待改进等任务。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适应个体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逻辑起点,以“推进课程建设质量”为逻辑主线,以“促进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
摘 要 我国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求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转型推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支架式教学具有构建形式上的立体化、资源使用上的开放性、教学内容上的个性化、迭代生成的及时性、效果评价的时效性等特点与优势。通过创设仿真情境支架、搭建动态进阶式问题支架、搭建范例型支架、搭建展示平台型支架、设置交互评价支架,可以支持学生的沉浸式学习、循序渐进学
摘 要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或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具有情境性、主动性、差异性、互动性、过程性、反思性等特点,其实施环节包括重构教学目标、开展学情分析、开发教学资源、设置教学流程。以“公共关系实务”课程为例,采用实验法对体验式教学进行验证,结果证明体验式教学在提高学习成效和教学效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要提
摘 要 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资源保存理论和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多重链式中介模型,深度探索心理脱离、职业期望、职业自我效能感以及职业倦怠与高职教师离职倾向的内在作用机制。通过对5512名高职教师调查发现:一定程度的心理脱离能有效缓解高职教师离职行为的发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对离职倾向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心理
摘 要 教师队伍素质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引进博士教师必然成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本研究选取X、Y、Z三所高职院校作为案例,进行扎根研究后发现:高职院校博士教师引进的困境主要源于博士生和人才管理者的认知偏差,重要他人产生的正影响和负影响,引进政策的工具取向和目的取向,博士群体和高职教育社会形象的刻板化。基于以上困境,从国家、学校、个体三方面提出了突破路径:一是建立“自塑”与
摘 要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对中职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采用长处与困难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希望感量表、感恩量表,运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市11所中职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1734份有效问卷。研究结果表明,领悟社会支持、希望感、感恩分别与中职生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既可以直接影响中职生的亲社会行为,又可以通过希望感或感恩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中职生的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