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蛇接近4000种,其中约1/5为有毒蛇。 除了在空中,蛇在其他大部分环境中都能生存,如山地、沙漠、江河、海洋和森林等。 你见过蛇吗?你害怕蛇吗? 崇拜、恐惧、厌恶、喜爱……人类对蛇的感情非常复杂。 农历乙巳蛇年,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神秘的“邻居”。
生命起源于海洋,但在四亿多年前,植物率先登上陆地。随后,许多动物也陆续上岸。一种名叫提克塔利克鱼的动物,是已知最早能在陆地上生存的脊椎动物。登陆的鱼不断繁衍,并依次演化出了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 以爬行动物为例,鳄鱼、蜥蜴、海龟等均是其中的成员。蛇也属于爬行动物,可相比于其他“爬爬”们,蛇的模样就奇怪多了:身体修长、四肢缺失、舌头分叉…… 蛇为什么如此奇怪?
鼹鼠、黄鼬、三趾石龙子和狗獾都喜欢洞穴环境。为了适应洞穴环境,它们不同程度地演化出身体细长、四肢短小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它们进出洞穴更加顺利。 有些动物终生都在洞穴中生活,会演化出更加极端的特征,如裸鼹鼠和洞穴鱼,它们的身体缺少色素,眼睛小且视觉退化,但嗅觉、触觉变得异常发达。 蛇也具有类似于它们的特征:除了少数几种蟒蛇,其他蛇类的四肢都完全“消失”了,身体变得细长:蛇的眼球无法移动,视力极差
相比蛇类,同为爬行动物的龟、鳄和蜥蜴,其演化速度就慢得多。蛇为什么能具有这样的生存优势呢?让我们一起来揭秘。 不做“完美主义者” 观察乌龟身体的内部结构不难发现,它的肺成对分布在体腔中,其他器官也和谐地排布着。在蛇身上,这种对称、和谐都消失了。 以肺为例。蛇的身体细长且灵活,在运动中,对称的肺势必会相互挤压,甚至压迫心脏和气管。于是,蛇的右肺变得细长,能随着身体灵活摆动;左肺缩小,功能弱化,
蛇类细长的身体是洞穴生话引起的适应性改变。然而,当大灭绝的阴霾散去,爬出洞穴的蛇发现这副身体有众多妙用。 蛇可以游泳。它们可以将身体弯曲成S状,利用身体的摆动来推动自己前进。此外,蛇的身体通常呈流线型,且表面光滑,有助于减少水中阻力。 蛇可以爬树。借助鳞片提供的摩擦力,蛇可以稳稳地“抓”住树皮,然后盘绕在树枝树干上,有节奏地收缩肌肉,从而爬到高高的树上。在位于太平洋西部的关岛上,科学家甚至观察
你肯定会好奇:小蛇是从哪里来的呢? 在繁殖季节,雄性蛇会通过特定的求偶行为来吸引雌性蛇。交配后,雌性蛇产卵或生下幼蛇。大部分蛇类属于卵生动物。不同的蛇,一次产卵的数目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蛇通常一年只产一次卵,有的热带地区的蛇,春秋可以产两次卵。蛇卵的大小千差万别,小的如花生米大小,如盲蛇卵:大的比鹅蛋还大,如蟒蛇卵。 绝大多数的蛇不会做窝,所以总是把卵产在烂树叶、肥料堆和草堆里。大多数的蛇也不
我们该如何分辨毒蛇呢?毒蛇有其显著的特征,比如牙齿和头。 毒蛇的标志性器官是毒牙。毒牙的形态多样,包括沟牙和管牙,沟牙根据位置不同也有前沟牙和后沟牙之分。这些毒牙通常比无毒牙更长、更大,功能类似于注射器。 与毒牙配套使用的还有毒腺(制造和储存毒液)、收缩肌(挤出毒液)、导管(输送毒液)。 由于存在这些内部结构,毒蛇(主要是蝮蛇类)的头往往大一些,形似三角,这也是毒蛇的特征之一。
有一些动物因为长得细长或考蜿蜒前行,经常会被人们误认为是蛇,比如下面这些。
在蛇类的众多行为中,吃是头等大事。 蛇是绝对的肉食爱好者,它们吃虫、吃鱼、吃鸟、吃蜥蜴、吃鼠,甚至同类相食。 为了得到足够的肉食,蛇类发展出各种各样的捕食技能,这些技能正是蛇类广布地球的秘诀所在。
蛇是肉食动物,就连最小的蛇也不例外。 这是卡拉细盲蛇,生活在加勒比海的巴巴多斯岛森林地带,以白蚁及蚁卵为食。这种蛇长到成年时,体长也只有10厘米左右,看起来像蚯蚓,是已知最小的蛇。 卡拉细盲蛇采取卵生方式繁殖,但雌性蛇每次只能产下一枚蛇卵,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幼蛇成活率,因为幼蛇刚孵化时,就已有母蛇的一半体积。 全世界共有两百多种盲蛇,它们大多体长不到20厘米,整体蛇身呈圆柱形,从头至尾粗细
小蛇尚不吃素,大蛇就更加凶悍——蟒和蚺不仅个头儿大,力气更是大得出奇。
说到吃肉,最残酷的就是同类相食,其中眼镜王蛇最具代表性。它们酷爱吃蛇,仅在食物不足的时候才会捕食其他动物。 何以为王 和其他多种眼镜蛇一样,眼镜王蛇广泛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也拥有毒牙和毒液。既然和同类有如此多共同点,凭什么眼镜王蛇就能“称王”呢? 首先是体型优势。成年眼镜王蛇体长普遍超过2米,雄性可以长到4米以上,是全世界最长的毒蛇。这样的体型使得它们在捕食时具有压倒性优势。有记录
蝰蛇也是最毒的蛇类之一,它们拥有巨大的头部,颈部和身体的界限非常明显,就像穿着一件有领子的衣服,这是蝰蛇特有的标志。 蝰蛇的致命武器 蝰蛇这棒槌状的头部可不只是为了彰显威严,更是它们捕捉、吞咬猎物的重要武器,它们那能够注射毒素的牙齿就藏在头部的最前端。 蝰蛇的攻击速度极快。当遇到猎物时,蝰蛇会迅速张开大口,将露出的毒牙深深地刺入猎物体内,释放毒素。这些毒素能够让猎物瞬间失去力气,甚至丧命。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海蛇是水生生物中相对年轻的物种——六约1600万年前从陆地蛇类演化而来。然而,在这段比较短的演化历程中,海蛇为适应海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外观差异 这是一条橄榄海蛇,它的尾巴和身体都变得扁平,就像带鱼,这能让它在水中更加灵活。它的腹部变得尖尖的,像刀锋,已经没有能用于爬行的鳞片,这意味着它已经不能再爬上岸,是完全的水生动物。 橄榄海蛇的鼻孔也有明显的特征。为了防止呛水,
作为一种起源于白垩纪的古老生物,蛇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时光。 或许正因为如此,在全世界不同的文化中,蛇总能留下自己的印记。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类已经可以养殖蛇,以满足养宠、药用等需求。 主题的最后,让我们一起了解蛇与人的故事。
你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吗? 愚公带领族人凿石挖土,誓要搬走大山。“操蛇之神”知晓后,将这件事报告给了上级神仙——帝,最终由帝派神以神力运走了大山。一般认为,这里的操蛇之神是一位山神,也就是大山的管理者。 《愚公移山》的故事出现于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而到了1900多年前的东汉,四川地区的人们依旧信奉操蛇之神,还为它做了镇墓兽等多种形式的陶俑或石俑。 同样与蛇有关的两个重要神话人物是女娲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蛇这一古老而神秘的动物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寓意,比如保护神、医学神灵等说的都是它。 化身保护神 埃及眼镜蛇是一种极富攻击性的蛇,常常造成袭人事件。或许是有感于这种蛇的凶猛,古代埃及人常将其视为保护神。 蛇在古埃及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法老的王冠上、建筑壁画中、雕像上,蛇的身影随处可见。 蛇绕权杖 你观察过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会徽吗?有没有发现上面那条蛇?其实,世界
大部分游蛇科下的蛇种都是无毒的(又或者含有轻量且对人体不构成伤害的毒素),因此对人类的威胁普遍不大,再加上体色艳丽多变,容易饲养等特点,一些游蛇成功搭上人类宠物这一“便车”,成为饱暖无虞的宠物蛇。 玉米锦蛇 玉米锦蛇主要分布在北关东部和中部,其栖息环境多样,林地、沼泽、铁路路基和农田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 玉米锦蛇本就体色多样,常见的颜色包括棕色、红橙色、灰色和黄色,在人工繁育下更是出现了极
了解了这么多种蛇,咱们来做个总结:哪些蛇是毒蛇,哪些蛇是无毒蛇呢?
响尾蛇的退化